Search

《后翼棄兵》原著小說在故事開始之前有首題詩,取自葉慈 (William Butler Yeats)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后翼棄兵》原著小說在故事開始之前有首題詩,取自葉慈 (William Butler Yeats) 的〈長腳青蛉〉(The Long-Legged Fly),大意是「臻至完美的偉業與藝術,都來自天才在寂靜中的沈澱與思索」。顯然,這就是貝絲的故事。她孤寂冷靜,卻也享受孤獨中的思緒遨遊,天花板上的奧妙棋路就是完美境界的進化之路。

雖然生於 1950 年代,貝絲卻是在 60 年代活躍於棋界,那是個女性還活在男權與多重限制的時代,而黑人也還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(Martin Luther King, Jr., 1929-68)的鼓舞之下,努力掙脫歧視困境。孤兒院好友 Jolene 由運動走向法律與政治的人生道路,肯定也有受到金恩博士的啟發。

不過在《后翼棄兵》,除了貝絲與 Jolene 有機會接觸性別/種族覺醒之外,其他所有的女性角色(母親、高中同學、模特兒朋友等),幾乎都是活在女性模範典型的困獸,隨波逐流地過著極為不快的人生。養母與貝絲就是對立於光譜兩端的典型——自由自立的女性vs.被動無助的女性。

除了貝絲之外,在《后翼棄兵》劇中我也很喜歡飾演養母的 Marielle Heller。

看劇時有想過,為何養母會沉迷於酒又無法自拔呢?其實不見得是因為她意志不堅,「時代」也是一大因素。一輩子如果只能一直活在「輸家」,酒海可能反而是一種解藥也說不定。

全文👇👇
《后翼棄兵》劇評:天才背後,獨自吞下失敗與寂寞的那些夜晚
https://bit.ly/3jT0V2o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介紹許多電影與一些書
View all posts